「民俗體育」泛指具有地方風情、風俗習慣、歷史淵源等文化特色或因各項民俗祭典而產生的體育活動或表演行為,其長久以來一直在中國各地流傳著。

  而「民俗體育」的種類很多,例如:踢毽、扯鈴、跳繩、彈腿、放風箏、舞龍、舞獅及抽陀螺等。其中,由於扯鈴、踢毽、跳繩、彈腿為小型個人的民俗體育項目,較不受場地、人數與經費的限制,所以,現今仍為政府所致力推動的目標,以下簡述扯鈴踢毽跳繩彈腿的歷史源流。

 
扯鈴的歷史源流
   扯鈴是我國傳統的民俗技藝,也是相傳已久的童玩之一。以往我國的雜耍表演中,有耍、變、練三大技藝;耍是耍罈子,變就是變戲法,練則是練扯鈴。可見扯鈴在我國傳統的民俗技藝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據說最早在唐朝的時候,扯鈴在全國各地就已經相當流行了,但是一直要到明朝的時候,才有描述扯鈴的文獻出現。在明朝萬曆年間,劉侗和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有關於扯鈴的一篇文章:「楊柳兒枯,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兒發芽兒,打鈸兒。」裡面所說的「空鐘」,指的就是現在的扯鈴。此外,古時又將扯鈴稱為「天龍」、「抖牛」、「地鈴」、「空竹」、「響鈴」等名稱,但現在一律統稱為「扯鈴」。
踢毽的歷史源流
  踢毽子是一項具有數千年歷史的中國民俗體育活動。依宋朝高承在《事物紀原》一書中所述,「箭子」即是毽子,而「亦蹴踘之遺事也」則說明踢毽運動是由我國蹴踘運動發展演變而來。「蹴踘」最盛行的時期是在唐朝,當時,蹴踘的玩法中有所謂的“白打”,參加者運用頭、肩、背、臀、胸、腹、膝、足等身體各部位來玩球,花樣與種類繁多,講求技藝高超,並著重姿態優美。
  明清時期,踢毽運動盛況空前,不僅技術高超,而且變化多端,加以體力充沛,以至於競賽水準激烈,至此,踢毽子遊戲已相當的普遍,因為平民化,才能轉而精緻化。
跳繩的歷史源流
  跳繩是一項具有數千年歷史的中國民俗體育活動。當時的人們以「跳索」、「跳白(百)索」來稱呼它。今天的跳繩大概可分為「單人跳繩」與「多人跳繩」兩種;追溯它的歷史,單人跳繩最早在南北朝時就出現,而多人跳繩則要到明代才開始有相關的文獻記錄。在明清兩朝代,跳百索遊戲多在正月十五日左右舉行。
  清代《樂陵縣志》記載:「元宵期間,女子以跳繩為戲,名曰跳百索。」另外,清代出版的《有益遊戲圖說》一書中,將跳繩稱為“繩飛”,大概是由於繩子來回轉動,就像是在空中飛動一般,所以有此名稱。清代時兒童跳百索,經常用有節奏的歌謠加以伴唱,娛樂性質非常強。現在,人們不會只在元宵節玩跳繩,而是將跳繩當作平日的一種休閒運動,大家也把稱呼從「跳百索」改為「跳繩」了。
彈腿的歷史源流
  彈腿乃中國北方民間流行的一種古老之健身運動,淵遠流長,在中國武術中,為最強勁有利的下肢運動之一。其由來有兩種傳說:其一曰「潭腿」,源出山東龍潭寺;其二曰「彈腿」,流傳於魯豫間。
  彈腿雖重腿法,惟必須與兩手相互並用,且其彈勁,始於腰胯,行於腿,貫於膝、小腿、足跟、足尖等部,必須配合上肢活動,其運動量足使周身氣血流暢,肌肉、筋骨發育健壯結實,或因其踢出具有彈勁,伸縮回力,乃名為彈腿。習練者均有受益匪淺之感覺,對於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確有莫大功效。
臺北市大安國民小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瀏覽尺寸 800 x 600 & IE 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