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生命終站>訪問館長 |
參訪日期:2013年4月10日
受訪者: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 林書勝館長
受訪地點: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
一、當家屬或民眾對辦理喪禮過程或對殯葬設施服務品質不滿意時,館方是如何處理?
Ans:整個喪葬儀式大致上分為兩個部分,就是設施的使用跟服務,簡單的說就是硬體的設施及軟性的服務。整個殯葬的葬儀,例如:作七、作旬、作功德、供飯、燒金紙、燒紙紮、禮堂布置….等等這些都屬於業者軟性的服務項目。殯儀館提供的是設施,屬於硬體服務;服務內容如下:遺體接運、禮堂租用、停棺及遺體冷藏、防腐、縫補、洗身、化妝、著裝、大殮、火化、聯合奠祭。我們同仁的服務一定要按照法令規定做事,各項設施或服務之使用,以在網路上優先登記為憑證,過程公開透明。民眾來到服務中心申辦各項服務,申辦完成之後,可至服務台點選服務滿意度調查;有任何不足或需要改進之處,我們會虛心接受,並求具體的改進。
二、請問館長,您認為殯儀館目前最需要加強的部份是什麼?
Ans:1.大樓設施老舊,2013年會重新蓋一棟地上四層,地下兩層的大樓。2.冰櫃、火化場需求還是不足,需要擴建,但目前仍無計畫。3.停車空間狹小,停車位不足;即使有免費提供接駁車,但遇到大日子,民眾還是會自行開車前往殯儀館,造成壅塞。4.殯儀館動線不佳。進出都十分危險,尤其業者常趕時間,造成行人與車子的危險。
三、請問館長,您經常看到別人往生,您對生命有什麼看法?
Ans:人有生老病死。生,大家很喜悅,很重視迎接新生命的到來。老,大家都會去安養院;病,大家都會到醫院治療。但大家相形之下,比較不重視的就是死亡。有人說過:「河流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在邁向死亡。」人生也是如此,有生就有死,這是大自然也是生命的循環規則。其實死亡並不是一個悲劇,悲劇的本身反而是直到最後一刻才發覺還有很多該做的事沒有去做,該說的話沒機會說。
四、請問殯儀館是如何與民間殯葬業者合作?是否有遇到問題或衝突?
Ans:殯儀館提供服務包括運送遺體、廳禮訂租、遺體寄存、聯合奠祭等殯歛治喪、火土葬等遺體處理;民間葬儀社提供服務包括遺體安置、靈堂布置、治喪規劃、奠禮備置儀式、安葬進塔等。在台灣,處理殯葬儀式非容易的事,家屬之經濟條件、與往生者情感關係、宗教信仰、文化禮俗,以及業者、政府相關部門服務與設施品質、法律規定等,不但決定了儀式的形式,也使得業者從協助辦理殯葬儀式中,產生不當或違法行為有機可趁。我們殯儀館都是按政府公布之規定行事,遇到有問題或是衝突,請政府相關部分處理或是制定規則,好讓業者有依循之法則。
五、目前政府在倡導殯葬改革,例如提倡簡葬、減少民眾治喪花費及兼顧環保的觀念,貴館是如何推動?
Ans:隨者時代的進步及環保意識的抬頭,台灣喪葬禮儀亦應與時俱進地改變;倡導民眾「節葬」與「簡葬」的新觀念。「簡葬」是為了讓我們社會上較為弱勢的人,讓他們往生時也能有一個莊嚴的喪葬的儀式。從90年開始,台北市就有辦理市民聯合奠祭。目的在端正禮俗,提昇喪葬文化並節約民眾支出。聯合奠祭針對台北市民推出7項免費服務,包括棺木、骨灰罐、禮堂佈置全都免費,連家祭水果都有專人備妥,殯葬處估計,家屬至少省下4萬元的喪葬費。另外為了推行環保,有樹葬、花葬及海葬。樹葬是指將骨灰妥善處理後,裝入可分解的紙或棉布袋內,不立墓碑,不記亡者姓名,植存在樹木的根部或拋灑在特定區域的花園或草坪上,讓人死後與自然合而為一,既不占用土地空間,也有助於環境綠化,一些先進國家逐漸風行這項殯葬方式。臺北市政府希望藉由優惠措施來減輕民眾負擔,同時避免旺日的擁擠的人潮及車潮,進而希望民眾能夠改變既有的傳統治喪觀念,以節葬、簡葬、環保葬等方式,辦理身後事,共同朝向殯葬新文化邁進。
六、請問館長,您對殯儀館的未來有什麼期許?
Ans:每個生命旅程總有下車的時候,然而不管生前做過多少善事、壞事,卻很少人能坦然地面對死亡的時刻。「人之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死亡何時會發生,沒有人知道;因此,知道它會來臨,但是不必憂慮死亡的事實會在何時發生,只要是活著的一天,就珍惜生命,盡自己的責任,努力奉獻。我們殯儀館也本著服務盡心奉獻的態度,讓每位往生者都能有尊嚴地走完生命中的最後一程。
小記者 睿辰、威郡 記錄整理
資料來源:訪問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 林書勝館長。
圖片來源:研究團隊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