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劇團科長

劇團團長劇團導演劇團科長京劇教授劇團男演員劇團女演員
   

國光劇團科長–張育華博士

 
   

一、請問科長當初是如何進入戲曲音樂這條路?

A:我十歲就進入台灣專門培養演員的學校,叫做「復興劇校」,就是現在台灣戲曲學院的前身。我小時候學的是以武功為主的,在學校學了八年。學完之後我就陸續的念大學、念研究所,一路走來我覺得學習京劇很辛苦。我曾經懷疑自己所學京劇是好還是不好,後來我到美國唸書。我到了外國以後,我特別感覺到:外國人知道你是學京劇的,他們用非常讚嘆的眼神,覺得你從十歲那麼小就開始接觸這樣的表演藝術,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信心所以我唸完研究所就回到國光劇團從事推動京劇的活動。現在我的重要任務就是如何把年輕朋友帶到劇場看戲。

訪問科長
訪問科長

   

二、請科長簡單說明目前觀眾最喜歡京劇劇情是什麼?

A:不管是傳統的劇場還是現代的劇場,它永遠是為了觀眾而存在的。而觀眾是當代的,觀眾當然有分年齡層。有老的觀眾、有年輕的觀眾、有小朋友的觀眾。正因為我們現在的目標是要帶動更多年輕人的觀眾走進劇場,那麼這些年輕的觀眾對於傳統京劇的背景不瞭解,我們最常聽到小朋友說:我們不懂它們在演什麼。因為傳統京劇經常不是演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是對於現代的人來說,我只看那一點點的片段,我不知道它故事的前因後果、發生了什麼事情。雖然表演很精彩,但是我的情感進不去。所以,我們不斷的創新改良,因為新編戲劇可以把傳統故事精簡、節奏加快。更重要的是,我們演一個首尾完整的故事,讓大家不管是年輕的觀眾、還是老的觀眾,就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故事,並瞭解到裡面有豐富的歷史故事,還有音樂、舞蹈、表演、服裝造型的融合。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馬上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感覺。

   

三、請問科長創作作品的靈感是來自哪裡?

A:靈感就是要多和當代的朋友接觸,包括小朋友。劇場是為了觀眾而存在的,所以這幾年國光劇團做了非常多藝術教育的活動。包括走到校園裡面,跟當代的高中生、大學生、國中生接觸。我們每個學期也會安排藝術直達列車,讓小學六年級到國中三年級的學生都有機會觀賞京劇。從他們觀賞劇場的活動當中,可以看到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表演方式。比如說:節奏要快一點、一句話不要唱那麼久、唱了半天這個情感已經過了,演員還是在表現他的情緒。所以我們要多跟小朋友接觸,才能知道小朋友喜歡的方式是什麼。用他們的方式來編寫他們會喜歡的劇情,還有他們喜歡的藝術的想法。

   

四、請科長簡單說明您是如何發揮巧思創作劇本?

 

A現在的劇本創作,我想,最重要就是要選取題材,各個題材有不同年代大家喜歡的也會不一樣。其實在創作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對象要先界定清楚。比如說去年我們針對小朋友編了一個兒童京劇叫做「三國計中計」。首先它是三國歷史故事,那為什麼會有這個選材,當然是因為這幾年流行電影的關係,例如「赤壁」。其實小朋友在生活當中,不管你看的故事書或是電影,其實都接觸過。可是三國的故事很長很多,而且戰爭的內容跟背景很複雜,小朋友怎麼去了解呢?所以我們就選取大家知道的片段例如草船借箭,就是諸葛亮如何借東風阻止曹操。為了引起小朋友的興趣,所以戲裡一開始我們用現代的小朋友在玩三國的電腦遊戲,讓演員突然跳到了三國的情境裡面,進入到草船借箭的時代,然後由演員跟觀眾一起互動,向曹操的兵草船借箭,帶來一個精彩的表演。其實現在的京劇一點都不刻版,京劇是要往前走,與觀眾互動是很重要的,觀眾是推動京劇往前走很重要的一個元素。

國光劇場提供觀眾欣賞戲曲
國光劇場提供觀眾欣賞戲曲

   

五、請問科長京劇在台灣發展已經有一段歷史,之前劇團推出一系列有關台灣鄉土劇情,例如「台灣三部曲」這是否代表京劇開始走向本土化的台灣京劇?

A:其實我們在推動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嘗試。為什麼要嘗試,比如說觀眾變少了、年輕朋友都不走進來,所以我們就在想要用什麼方式讓年輕朋友走進來。「台灣三部曲」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當初京劇的發源,是在大陸的北京。可是我們台灣人常常會問: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跟台灣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們為了迎合觀眾的想法,就開始思考如何讓台灣的觀眾喜歡。所以我們就開始編寫與台灣有關的故事,因此才有「台灣三部曲」的產生。我們選了三個主題。第一就是媽祖,是台灣相當重要的一個神明。然後,還有鄭成功與台灣,鄭成功退居台灣,在台灣所做的建設。還有一個是廖添丁,是台灣日治時期的人物,是一個義賊。其實最重要,不管是什麼題材、什麼故事,最重要是要在故事裡面找到感動人心的力量。

   

六、請問科長您在創作京劇劇本時是否有面臨困境或挑戰?

A:京劇的表現方式,跟電視、電影那種寫實的方式不一樣。所以你要運用舞台設計的環境,還有運用每一個演員專長的特色。把這些東西全部都總和起來,這個裡面需要太多太多人的智慧。所以說這些都是發展的困境,因為這個牽涉到台灣有沒有這個人才?我們要怎麼樣去培養台灣人才?所以我們必須凝結更多表演藝術的專才。有創意的、或是在劇本上有奇特構思的、或者是處理舞台佈景有特殊美感的人才。這些專門人才的培養,不是你只要站在台灣,然後看著自己台灣裡面有什麼就夠了,這些人必須廣泛的去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化藝術。台灣雖然很小,可是我們要放眼世界,像國光每年大概一到兩次都到國外演出。為什麼?因為外國人來這邊,不僅覺得你和他不一樣,最重要的是,在戲裡面雖然語言不通,但是他看到了台灣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樣的一種在地精神,這個其實就是本土最重要的表現。所以這個就是現在台灣急需自己定位,更要努力的地方。

京劇不斷創新變化
京劇不斷創新變化

   

七、請問科長您認為京劇是要保留傳統戲曲韻味比較好?還是走向現代戲曲比較好?或是傳統與現代兩者兼具?

A:其實我覺得傳統跟現代沒有衝突,就好像我們去故宮看古董,這些古董是因為有悠久的歷史,才會顯現它的價值。所以他是無可取代的!是不是傳統就會跟現代的創新產生衝突?我覺得不會,創新是現代人的想法,是我們用現代人的想法去思考、去想像,最重要是如何把傳統價值發揮的更好,所以我們應該去把它包裝,讓傳統價值凸顯得更清楚。所以傳統和現代的表演藝術都是很重要,現代人的努力會讓下一代的人能夠看到今天留下來的傳統,然後不斷的延續下去。

   

八、請科長簡單說明您對京劇未來發展的期許?

A:京劇未來的發展,我想我們現在所做的努力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對國光劇團來說,我們發展出自己特色的台灣京劇。雖然京劇是從大陸傳過來的,但是我們在台灣發展京劇已超過五十年,我們現在的京劇演員都是在台灣培育,所以我們都會帶著台灣特有的性格,特有的人文藝術風貌,發展成為我們自己獨特的一種表演藝術的形象。那麼我想這是我們的期許也是展望,而且我相信我們做到了。

參考資料:研究小組訪問國光劇團科長–張育華
照片來源:研究小組拍攝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