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鈴的起源】
【扯鈴構造與類別
【扯鈴動作和技巧
【扯鈴教學重點】
【扯鈴歌訣】

扯鈴的起源


  
扯鈴是我國的民俗技藝,也是相傳已久的童玩之一。以往我國雜耍表演中,有耍、變、練,三大技藝;耍是耍罈子,變是變戲法,練就是練扯鈴。可見扯鈴在我國的民俗技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據說最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在全國各地流行了,但是一直到明朝的時候,才有描述扯鈴的文獻出現。在明朝萬曆年間,劉侗和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有提到扯鈴的一篇文章:「楊柳兒枯,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兒發芽兒,打鈸兒。」裡面所說的「空鐘」,指的就是現在的扯鈴。此外,古時候又叫扯鈴為「天龍」、「抖牛」、「地鈴」、「空竹」、「響鈴」等等的名稱,但現在一概統稱為「扯鈴」。

    扯鈴過去在中國大陸上是很風行的民俗運動,之後更流傳於世界各地。日本武俠小說「宮本武藏」中, 有一段這麼寫著:「一個陀螺,發出嗡聲,飛上五月的晴空。飛上天後,消失於晴朗的天空,看不見了,只剩嗡聲,不久又落下。陀螺一如活動,停在大步走在沿鴨江街道上的主人肩上,仍旋轉著。停止旋轉後,傾斜於肩,並不落……」這個會飛上天空,會發出聲音的陀螺,大概就是中國傳入日本的扯鈴了。
    十八世紀時扯鈴傳入英國,頓時英國人迷上這個神奇的小玩意兒。他們稱之為「兩根棍子上的精靈」;後來傳到法國:法國人將扯鈴改用璃瓷土製成,於大庭廣眾中公開表演。 前些年前台灣有一位陳金銘老先生即曾以一手「巧抖空竹」隨李棠華特技團到國外表演,享譽國際。

推廣扯鈴的歷史可以分為三階段:幼兒期、成長期、衰退期。

<幼兒期>
  民國71年舉辦民俗研習,增加扯鈴項目起至民國74年間止,可說是扯鈴的初生階段。早期在台灣能看到扯鈴表演之機會並不多,陳金銘先生屬於早期把完扯鈴最好的前輩藝人,因其衣缽傳人復興劇校─陳彩鳳老師,為台灣開啟推廣扯鈴之種子。民國72年,中正國中第一次奪得民俗青少年出國訪問代表權,並做全國巡迴表演。再加上民國73年全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將扯鈴正式列為比賽項目,又有民間藝人及學校共襄盛舉。
此一時期之全國知名教練:

台北縣中港國小─許泉峰老師
蘆洲國小─詹益淦老師
沙崙國小─楊涵茵老師、朱智明老師、戴仁山老師
桃園縣中興國小─曾武星老師
宜蘭縣羅東國小─方黃哲老師
苗栗縣談文國小─廖達勝老師
嘉義市北園國小─陳文治老師
台中縣海漧國小─王定國老師
南投縣鳳鳴國中─莊祖興老師
高雄市七賢國中─謝淑女老師

<成長期至壯年期>

  從民國75年以後,每年參加全國中正盃扯鈴比賽的隊伍年年增加,而自民國80年至民國84年間的全盛時期,參加扯鈴比賽的隊數最多,每隊的技藝難度很高,可謂全國扯鈴隊之顛峰期。
當時教練不勝枚舉,數位知名教練例舉如下:
台北市─劉樂群老師、李正秋老師、吳麗秋老師、陳傳宗老師
台北縣─周崇儒老師、陳俊福老師
桃園縣─涂慶波老師
新竹縣─黎萬興老師
台中縣─張武雄老師、黃界錫老師
南投縣─洪聰明老師、黃崇義老師、黃永隆老師、 張惠宴老師、李進德老師
雲林縣─張景哲老師、許芳然老師
嘉義縣─陳宇水老師
台南縣─梁炎泉老師、許順清老師、柳惠理老師、王進豐老師
高雄市─楊政宗老師、蔡錦昌老師
高雄縣─陳建瑩老師
屏東縣─傅居幹老師、鄭昆明老師、邱文嶽老師、陳文俊老師

<衰退期>

  民國85年開始扯鈴盛況逐漸走下坡,因為全國性的民俗體育運動比賽減少,再加上功群扯鈴在各地區學校免費教學,費用龐大且維持不易;所培養出來的優秀教練逐漸轉業,無法繼續到各校推廣扯鈴活動。所幸教育部與全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再次積極舉辦民俗體育運動研習,各國中小學也逐漸創立扯鈴社團或校隊,希望可以再恢復以往扯鈴顛峰期的盛況。



資料來源:台灣的傳統童玩-扯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