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豐富的物產

茶葉
源起

  台灣有茶樹之記載,早於荷蘭人占據台灣時期(一六二四-一六六二年),荷蘭人所寫《巴達維亞城日記》一六四五年三月十一日之記事中,載有「茶樹在台灣也有發現,似乎與土質有關,……」然而本省近二百年茶樹栽培及茶葉製造之發展,與上述野生茶並無關聯,茶園所植之茶樹更與野生茶無親緣之關係,本省現今供製造包種茶、烏龍茶等優良地方品種,是先民由福建帶來的閩茶品種,早期製茶技術亦由福建製茶師父來台傳授,因此台灣產製包種茶、烏龍茶之技術乃源自福建。
台灣製茶種類花色雖然繁多,但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木柵鐵觀音、白毫烏龍(椪風茶)及高山烏龍茶為台灣主要特色茶。

 

好站介紹--台灣茶傳奇

        目前台灣地區茶園面積約二萬一千公頃, 台灣的茶藝館也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間接帶動了民俗藝品、陶藝品、國樂及仿中國古典建築之懷古風潮,尤其是拓展了茶器藝術的視野。
     1975年後,台灣經濟起飛,生活水準提高,政府輔導舉辦優良包種茶、烏龍茶比賽及宣導國人飲茶,茶藝館逐漸興起而取代盛極一時的港式茶樓飲茶方式。愛茶人士及業者也相繼成立推廣茶藝文化的民間組織。
     茶業在台灣有其經濟生產價值,更有非經濟性文化特質,目前台灣茶業面臨勞力缺乏、工資高漲、消費者口味多元化、茶葉進口日益增多之壓力,但若能調整產銷結構,應用新科技、新技術提升茶葉產製技術,結合茶業科技及茶藝文化促使茶藝生活化,發展休閒茶業,及發揚茶文化特質,必能使傳統產業現代化及永續發展。

 

常見農作物--介紹20種常見的農作物

凡是由人類所種植供食用飲料、編織、醫藥等用途的植物稱為農作 物。像食用的水稻、蔬菜、水果,釀酒的葡萄、高梁,衣物用的棉花, 都屬於農作物。以下介紹下列20種常見的農作物給小朋友認識:水稻、檳榔、茶樹、甘蔗、玉米、高梁、綠竹、龍眼、荔枝、芒果、 香蕉、葡萄、草莓、鳳梨、甕菜、球莖甘藍、花生、茄子、絲瓜、油菜,皆是與小朋友生活息息相關的農作物 。

 

今後努力之方向

(一)加強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研究
  漁業資源保育措施之研擬,端賴豐富的資源調查資料,若資料不完整,將導致施政方向的偏差而損害國家整體利益。但海洋漁業資源研究,除少數項目可於較短期間完成外,多數項目需長期研究累積才有應用價值。

(二)重整沿近海漁場
1. 在選定地點進行生態資源之調查規劃。
2. 興建保育設施。
3. 漁業工程技術、材料之開發試驗及研究,以增進此等設施之效果。
4. 對資源保育區及人工魚礁區實施魚貝介類之人工繁殖及種苗放流,彌補自然生產量之下足以達到增殖之目的,並建立栽培漁業之初步基礎。

(三)發展栽培漁業、加強資源培育
l. 開發種苗生產技術。
2. 引進栽培技術。
3. 成立栽培中心及組織。
4. 選擇適當種類進行放流,以補充資源量。
5. 研擬水產資源保育法。

(四)加強漁業資源保護及利用
1. 建立沿岸水域水污染監測系統,定時定點長期偵測污染程度,以消滅海域污染 。
2. 增設沿岸漁業資源保育區,規定各保育區內應保護之魚貝介藻類之種類。
3. 調查規劃利用底棲魚類資源,嚴禁拖網漁船作業。
4. 限制興建破壞海洋生態環境設施,避免沿岸海域生態環境之劇烈改變。

(五)調整沿近海漁撈技術結構

1. 鼓勵發展對資源影響較小之流刺網及釣具漁業。
2. 推廣漁撈作業機械化,促進沿近海漁業之現代化。

(六)落實宣導工作,達成全民共識
l. 加強漁民資源保育教肓,融入資源保育意識。
2. 向全體民眾傳達資源保育顴念,進而珍惜資源。

 

非法捕魚取締與宣導教育

非法捕魚行為如下:

(一)電魚: 使魚體觸電麻痺而浮起,然後用小抄網撈捕。

(二)毒魚:
係在水中撒佈含有毒汁、毒素成分之毒物,使水產動植物昏迷死亡或喪失成長繁殖能力。

(三)炸魚:
利用炸藥在水中爆炸之瞬間震爆力,使魚類內臟器官受傷,失去游動能力而浮上水面,漁船駛進撈捕。

(四)擅自增加或變更漁船設備:如: 皮刀魚、鮈魚、飛魚卵等之禁漁期,採捕該種魚類或其魚卵。

 

課外補充資源

大安國小VCD --台灣的農業、林業

大安國小VCD --台灣的漁業、畜牧業

大安國小 大安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