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人口知多少

台灣的人口組成

  1965年起,台灣開始實行“家庭計劃”,主要包括對青年男女結婚年齡、生育年齡等加以限制,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不算少,兩個恰恰好”的政策。此後,台灣育齡婦女的生育率逐漸下降,對緩和人口增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人口增長的下降,引起人口老化與新增勞動力減少的問題,因此於1990年修訂“人口政策綱領”,提出“兩個恰恰好,三個不嫌多”的政策,放寬婦女生育率。近年來,又進一步採取鼓勵生育政策。


人口構成

  台灣是個多民族地區,主要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苗族、 高山族等民族。其中97%以上是漢族。漢族人口中,以閩南人和客家人為兩大分支。閩南人原籍以福建泉州和漳州人最多,客家人原籍以廣東的梅州和潮州人最多。

  高山族是台灣的主要少數民族。對於台灣的高山族起源說法不一,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台灣高山族的祖先是從大陸遷到台灣的。 主要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雅美族、賽夏族與邵族(原稱曹族)。

  阿美族,古稱“阿眉族”,現有人口約15.4萬人,是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主要分佈在台灣島東部,即花蓮縣與台東縣山區,多數已登記為平地山胞。

  泰雅族,現有人口約8.4萬人,為高山族第二大族群,主要分佈在台灣北部及中央山脈北部,集中在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蘭與花蓮等縣山區,約有200多個村落。

  排灣族,現有人口約7萬人,是高山族中的第三大族群,布分在台灣南部的屏東縣與台東縣山區。

  布農族,現有人口約3.5萬人,主要分佈在台灣中部的南投、高雄、花蓮、屏東與台東縣山區。

  卑南族,現有人口約9000人,由八個社組成,主要分佈在台東縱谷山區。

  魯凱族,現有人口約1.5人,分佈在台灣南部的的高雄、屏東與台東山區。

  曹族(1998年台灣當局改為鄒族),現有人口約8000人,分佈在台灣南部的南投、嘉義及高雄縣山區,現主要居住在日月潭附近。

  雅美族,現有人口約4000多人,屬父系社會,有六個部落,分佈在台灣島東部的蘭嶼島上,是台灣惟一居住在海洋島嶼上的原住民。

  賽夏族,現有人口約3000人,分佈在台灣北部的新竹及苗栗縣山區。

  邵族,現有人口僅數百人,是高山族人口最少的一支,分佈在台灣中部的南投縣東南湖畔的德化社。

 

台灣的人口問題--摘自新華社記者胡創偉 顧錢江
新生兒減少

  社會學家對台灣新生兒數降速之快深表憂慮,稱台灣社會正面對一個長遠的社會危機--人口斷層。如果這種趨勢不變,幾年內台灣人口就會開始負增長。

  不少婦女為保住工作而被迫選擇放棄生育,而昂貴的市場化托育費用,也讓不少家庭在育兒問題上卻步。這一觀點也印證了坊間所說的“有錢人因太忙而沒時間生育,窮人卻因養不起而不敢生育”。


老年人增加

  10年後台灣的老年人口將超過幼年人口,到2020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14%,而2031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個人中就會有1個年齡在65歲以上。

        專家分析,台灣人口老化的主要原因是壽命的延長及出生率的下降。目前台灣老人平均壽命已超過75歲,與此同時,台灣人口出生率已降為不到1%,台灣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在過去10年間減少逾百萬人,65歲以上人口則增加80萬人。

        台灣正快速步入老年化社會,專家分析,台灣出生率日益下降與壽命延長,是人口老化的主因。台灣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在過去10年間減少逾百萬人,65歲以上人口則增加80萬人。今年1至11月,台灣登記的新生兒總數僅20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近2萬人。 但問題是,現在台灣有很多年輕人都不想生孩子,主要是不敢生或生不起。他們覺得,現在工作不穩定,收入減少,難以養孩子。當然,“新新人類”的生育觀念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課外補充資源

大安國小VCD     台灣的人口篇

大安國小VCD     台灣的都市篇和農作

大安國小 大安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