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考古遺址與
原住民建築 |
這些台灣人類最早的活動遺址雖然不盡完整,卻描繪出台灣史前歷史的輪廓。台東卑南遺址、八仙洞遺址、都蘭遺址,台北大坌坑遺址、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花蓮公埔遺址、富士遺址等都是著名之例。
|
荷西城堡 |
荷據時期的建設,史料上可考的只侷限於今安平與赤崁樓一帶的市街與城堡,目前熱蘭遮城與普羅民遮城之殘蹟都是重要的古蹟。
荷蘭人佔有台灣之後,控制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備感不安,乃於天啟六年(1626)進佔台灣東北岸,並名之為聖地牙哥(Santiago,即三貂角)。接著西班牙人到達社寮島,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明崇禎元年(1628)西班牙人佔領淡水,於淡水河口興建了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此舉卻使在南部的荷蘭人深感威脅,乃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北上,擊敗了西班牙人,接收並整建聖多明哥城,即為今日之淡水紅毛城,亦是台灣重要的古蹟。 |
洋行與教會相關建築 |
自從十九世紀中葉台灣門戶開放之後,台灣建築的發展一直斷斷續續受到西方建築的影響,伴隨著西方宗教而來,由西方傳教士所興建的教會相關建築中,也曾扮演重要的角色,許多甚至都企圖在其中附加上台灣本土風格。雖然大多數的早期教堂都已修建或改建,但仍可體會出西方宗教企圖以建築語彙來塑造一種宗教氣氛之舉。萬金天主教堂、淡水基督長老教會與高雄玫瑰聖母主教座堂是最廣為人知者。
|
傳統聚落與城鎮 |
在台灣傳統社會裡,一個聚落不僅只是一群人之組合,它還是其組成份子得以在世界上獲致自明性之處,也是分享人倫、友誼與情感的地方。安平、鹿港與淡水都可以算是港口聚落,沒有重要層級的行政中心存在,但卻存在著地區性的商業或者貿易行為;農村聚落則以農業為主,許多台灣的內陸鄉村都屬於此類;有城牆封圍的城鎮聚落規模通常較大,行政層級也較高,城內存在著較多樣的設施,台南、台北、彰化、新竹與鳳山等均屬之。
|
城牆與城門
|
清雍正年間台南府城建城後,到日治之前,台灣一共建立了超過二十個有城牆之城鎮聚落。城鎮聚落的城牆與城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不但是城鎮空間領域的一個界線,更是城鎮居民心理上認同安全的一種元素。城門是城的入口,也是一種象徵元素,尤其它們與方位座向的關係更使其宇宙觀與風水考量的意義更加顯著。日治時期,多數城牆遭到拆除,但台灣現有古蹟中,仍有數處為城門或城牆。台北北門(承恩門)、新竹東門(迎曦門)、台南迎春門(大東門)、寧南門(大南門)及兌悅門、左營舊城及恆春古城都是重要的古蹟。
|
合院住宅與街屋
|
在台灣早期開墾階段,技術純熟的匠師與良好的建材來源,對於初到台灣的移民,曾經是很大的問題。另一方面,早期移民的經濟條件並不是特別的富裕,因而明鄭與清初台灣移民所興建之住屋建築規模都不是很大,而且往往就地取材。
十八世紀中葉以後,台灣已經可以生產品質不錯的建材用磚,並且廣泛的用於建築之上。純熟的營建技術與良好的建材也不再匱乏。此時,一般漁村與鄉間以中小型的合院為主,街屋則存在於城鎮之商業區中,鹿港古街是為佳例。
社會安定繁榮之後,台灣的富商士紳與進士舉人日漸增多,他們的經濟狀況允許興建較大而且豪華的宅邸,大型的院落住屋於是愈來愈多,有些還附設精美的花園。台灣現存重要民宅多為此時期所建。板橋林本源園邸、大溪李騰芳宅、彰化馬興益源大厝、霧峰林宅、神岡筱雲山莊、社口林宅(神岡大夫第)、永靖餘三館與蘆洲李宅都是非常精美的閩南式合院住屋。
|
文教建築
|
漢文化自古崇尚儒教之說,重要城市均設有文廟,由官方定期祭祀,台灣自不例外。台南被尊稱為「全台首學」之孔子廟擁有完整的規制與格局,由陳永華倡建於明永曆十九年(1665),當時稱為「先師聖廟」,設有國學。明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人入台,依《大清會典》,必須於各府及縣治所在地立儒學。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修已經塌毀之先師聖廟,易名先師廟,並設台灣府學於此。自此儒學之數目不斷增加。目前台南孔子廟、彰化孔子廟與台北孔子廟都是台灣重要的古蹟。
|
民間宗教廟宇 |
民間宗教廟宇的發展可以說是移民渡海到台灣發展的活見證。移民渡海開墾之初,他們通常會攜帶可以庇護平安渡海的神明,媽祖是其中最重要者。澎湖天后宮、台南大天后宮、鹿港天后宮與北港朝天宮都是有名的古蹟。移民台灣的第二個階段乃是本島各地區的開墾,他們所面臨的往往是瘴癘之氣與蚊蟲之害所導致的疾病,因為人民相信王爺能除此類瘟神而廣加信奉並廣建廟宇,南鯤鯓代天府是最為重要的代表。當墾築趨於穩定之後,台灣人民則開始大量興建廟宇供奉其原鄉神祇,因而會在不同之聚落中出現不同的廟宇,例如大龍峒保安宮,艋舺清水巖及台南三山國王廟分別為不同移民所建。
|
關塞與紀念性建築 |
在傳統社會中,除了上述所提住屋廟宇等建築之外,還必須有足夠的防衛能力才可以確保聚落與城鎮的安全。除了城牆之外,砲台也是一項重要建築類型。億載金城又稱「安平大砲台」,為欽差大臣沈葆楨於清同治年間到台灣辦理海防後,奏請清廷於二鯤身所建,是所有砲台中最有價值者。另外旗后砲台、滬尾砲台、澎湖西嶼西台、西嶼東台、基隆獅球嶺砲台及二沙灣砲台都是光緒年間興築的重要防禦工事。牌坊、古墓等紀念性建築也在台灣之古蹟中佔有一定的比重,金門邱良功母節孝坊、新竹鄭崇和墓與嘉義王得祿墓都具有代表性。
|
日治官署與公共建築 |
日本治台官方所建之新建築與台灣原有建築幾乎完全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有二類。一類乃是日本本土建築及其衍生之型,應用這類式樣的建築以神社、民居、旅店及武德殿為主;另一類則是,應用日本建築師於明治維新時從西方學到的都市與建築觀念及手法所興建之各類建築。當日本人到台灣後,很快的把他們習自西方,認為是心目中理想的西方式樣以及帶有日本色彩之式樣移入台灣。再加上受過西方建築專業知識的日本技師大量來台,使得建築之發展快速成長。 |
台灣絕大多數的古蹟都是建築類,建築特色往往反映了興建時之社會文化背景與技術成就,因而台灣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古蹟中存在著不同的建築特色與藝術成就,有些古蹟以空間取勝,有些是造型特殊,有些則充滿構造細部,有些則為工藝傑作,也有些是滿佈人文思考。 |
空間之美
|
台灣古蹟是台灣營建環境之一部份,因此存在著空間課題。大多數台灣古蹟之空間屬於傳統空間規制,若與現代都市或城鎮相較,往往會顯出其特殊與吸引力。對於現代人來說,體驗古蹟傳統空間之美是一件難得的經驗。在現存的台灣古蹟中,不管是原住民聚落住屋、荷西時期的城堡、通商時期的洋行、清朝時期的合院住宅或廟宇、街屋,甚至是日治時期的西洋風格及日本風格的公共建築,都有其特殊的空間形式與特質。 |
造型之美 |
古蹟造型是其給予參訪者最直接的印象,台灣多樣的古蹟中所包含的形體之豐富度也是台灣古蹟的特色之一。在原住民建築中,有充滿著南島風情的元素。在閩南系統的建築中,每棟建築都有其獨特的造型,從較高等級的重簷歇山頂到常見的捲棚頂,從起翹的燕尾到平實的馬背,變化的屋頂與其上的裝飾系統多彩多姿,屋身的計劃與門窗的設計也是爭奇鬥艷,極富特色。不少廟宇中,三川殿、拜殿、主殿到後殿之造型層級分明,並於主殿達於高峰,天際線轉折起伏隨之變化,為台灣傳統建築中特色之一。當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原鄉族群、不同的匠師派別,也會使建築之造型產生差異,形成多樣的特質。
|
構造之美
|
原住民及早期移民使用的是最原始與容易取得的材料來興建房舍,竹材茅草泥土是主要的建材。十八世紀中葉以後,台灣已能製好品質的磚,磚材成為最主要之建材,較大而且豪華的宅邸,多是非常精美的閩南式磚石木構造混合建築、形成台灣建築多面向之建築表現。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之古蹟中,這種多樣的建材選擇也是台灣古蹟構造之美的一部份,老古石牆、斗砌磚牆、編竹夾灰泥牆與穿瓦衫牆都極富地域色彩。 |
工藝之美
|
它們讓建築中呈現出藝術特質。閩南建築中之石雕、木雕、磚雕、剪黏、交趾燒、泥塑、彩繪等都是傳統匠師表現之處。石雕之材料多為青斗石、泉州白石,部位則以石柱、龍柱、石獅、抱鼓石、柱礎與牆堵為主。木雕中以斗拱、吊筒、門簪、雀替、獅座及天花藻井的表現最為精緻。磚雕則以應用於牆飾為主,剪黏為屋頂之主要表現,而交趾燒及泥塑則為不少建築牆堵之表現方式。在彩繪方面,門神當然是最具特色之內容,另外在樑坊及壁面上也有不少佳作。在不少古蹟中,神像或聯匾雖然是建築本體之外的添加物,但卻也是建築整體工藝之美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這些藝術成就在工匠技藝逐漸凋零之現代社會,更顯出其價值。
|
人文之美
|
台灣古蹟並不是單純的人造物,其背後總是存在著許多相關的人物,因此古蹟往往成為認識歷史人物之重要媒介。這些歷史人物有些是興建此文化遺產的人,有些是曾經在古蹟中發生過風風雨雨的人。這些與古蹟相關的人,如果加以串聯,將會構成台灣歷史的一個主要脈絡。例如從台南市孔廟,便可衍生出創建孔子廟之陳永華的生平;安平古堡、赤崁樓與鄭成功及荷蘭人有關。另一方面,若是古蹟中有活動祭典,古蹟之美更會從硬體提昇到軟體。台灣不少古蹟均仍然持續維持其自古以來的機能,其中不少伴隨著固有的禮俗與儀典。透過古蹟,我們可清楚的了解這些傳統文化,例如祭孔釋奠禮或某些廟宇的成人禮,都是非常值得一觀。當然,存在於古蹟中的神話傳說亦可豐潤文化色彩,加添文化趣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