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終點二部曲】

【沐浴】
一、實質性沐浴:
  (1)殯儀館內:在入殮前一天將遺體自冷藏櫃內抬到床上退冰,大約八至十二小時候用水親洗遺體。
  (2)  喪宅:在彌留時或助唸後,用新毛巾沾溫水擦拭遺體。
二、象徵性沐浴:
   由禮儀師以柳枝或竹枝上的白布沾乞來的水 ( 註: 向水神乞水以清除污垢 ) ,在遺體上從頭到腳象徵性的比畫,同時講一些吉祥、祈福的「好話」。

 
  淨水
   

古井淨水


【穿衣】
  
依照道教的習俗,彌留時就應該為親人穿上壽衣,以保證死後能得到這套衣服。佛教則主張往生後不宜搬動遺體,等助唸八小時後才能為往生者穿衣。

【擇日】
  
依據往生者及家屬的出生年月日,先選擇適合入殮的時辰,再配合墳墓 ( 塔位 ) 的坐向等,選擇適合安葬或火葬、進塔的吉日。

  

入殮壽衣

【選購棺木】
  
禮儀師大都在病人往生後第一時間帶領家屬前往特約的壽具店選購棺木。

  
棺木

【接棺】
  
棺木到達喪宅時,禮儀師會請全體家屬穿著孝服跪在棺木前焚燒用銀紙折成的元寶,表示棺木是子孫用錢買來的使亡者安心使用。
   這時禮儀師將象徵子孫團結的 箍 桶蔑、祈求子孫富貴的米一包及紅包一個放在棺木上,元寶燒完後請家屬先進入屋內,然後將棺木抬到水床邊。


庫錢

金銀元寶

 

 箍桶蔑

 


【乞水】
  法師到達後馬上率領孝男、孝女、長孫等前往河川或有水流的地方,向水神乞求淨水為亡者沐浴。然後用水桶裝八分滿水 ( 假如附近無水源就以自來水代替 ) ,回到水床邊由法師 ( 道士 ) 以柳樹枝沾淨水做象徵性的沐浴動作。


乞水盆


【入殮】
可細分為小殮和大殮兩個步驟:
小殮:指將遺體放入棺內,戴上首飾,放入童男女 ( 註:傭人 ) 、過山褲 ( 註:褲子要把它折反,用意是人在往生後會進入地下世界,成為菜鳥。到地下世界時,老鳥 ( 餓鬼 ) 會搶菜鳥的東西,將褲子折反,老鳥就不會搶來穿 ) 、護心鏡 ( 註:除了裝飾用外,另外用途是照耀他們的子孫 ) 、九朵蓮花 ( 註:代表人的重生 ) 、蓋上壽被或蓮花被 ( 註:冬天用 ) 、草蓆 ( 註:夏天用 ) 、十字被 ( 註:信仰基督教 ) 等。
大殮:小殮後完成奠祭儀式、瞻 ( 視 ) 儀容後,將棺木封閉的動作,奠禮上成大殮蓋棺。



入殮壽內用品

【辭生】
  
象徵死者以活人的身分享用最後一次佳餚 ( 註:五位菜碗,酸、甜、苦、辣、鹹代表人生歷程的階段結束 ) 。小殮後禮儀師代死者夾菜,每一道菜依特色說一句好話,如「吃豆干子孫代代做大官」,「吃一粒豆,子孫房房吃到老老老」總共六或十二道菜。


辭別人生的儀式

五味菜碗

米斗

【放手尾錢】
  禮儀師將死者身上所留下來的錢分給子孫,然後一面說好話,一面將硬幣平均分給在場的子孫,象徵死者將財富傳承給子孫,保佑子孫富貴萬年。

 

手尾錢

【瞻仰 ( 視 ) 遺容】
  
在蓋棺前禮儀師應安排全體在場家屬及親友看亡者最後一面。開始時,禮儀師應向在場家屬說明當天沖煞生肖的人員,及懷有身孕的婦女不要參加以免犯沖。

 

瞻仰 ( 視 ) 遺容

【豎靈】
  
入殮後佈置臨時靈桌,其上安置遺像,靈位牌、香爐、蠟燭,以供弔喪親友上香。靈桌下放矮凳一張,凳下放亡者拖鞋一雙,盥洗用品一套。

  

臨時靈桌

【帶看墓地 / 塔位】
  
禮儀師根據死者生肖推算吉利方向,直接帶領家屬到公立或合法私立靈骨塔選購合適的塔位。

 

靈骨塔

【代辦各項手續】
禮儀師代辦的手續大約如下:
  (1)  出院 / 遺體放行。
  (2)  開立死亡證明書。
  (3)  遺體入館。
  (4)  申請使用殯葬設施。
  (5)  辦理除籍手續。
 【爭取各項補助】
  禮儀師對於各種身分的死者、家屬,可申請何種補助、享用哪些免費殯葬設施及
如何減免行政規費的支出都應該了解。

【治喪會議】
  
治喪的各項儀節都可以在治喪會議中充分交換意見,有了結論後由禮儀師紀錄,家屬簽名,做為治喪事宜的最高原則。
    
 家屬與禮儀師規劃往生者的喪禮。
  


治喪會議


【訃聞撰印】
  
「訃聞」是告知死亡訊息,傳達治喪時間、地點的一種專用文書。訃聞的外觀又區分為顏色和宗教,其代表著不同意義。白色為 60~70 歲;粉紅色為 70~89 歲;紅色為 90 歲以上;大紅色為 100 歲 ( 五代同堂或活到 100 歲 ) 。有十字架圖案則為基督教;有蓮花圖案為佛道教通用。

   

訃聞





 

 

上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紅色訃聞、白色訃聞、粉紅色訃聞、佛道教訃聞、基督教訃聞

作七法事安排】
  
人死後要到陰間報到,並得每隔七天,按照順序從第一殿到第十殿,接受一位王官的審問。因此,往生後每隔七天為亡者「誦經禮 懺 」一次,祈求眾神幫助亡魂早日離開地獄,重新投胎做人。

     

佛教誦經禮懺儀式
  

道教法事

參考資料:陳繼成 (2003) ,《台灣現代殯葬禮儀師角色之研究》。
圖片來源:龍毅國際公司、龍巖人本服務公司

臺北市大安國民小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瀏覽尺寸 800 x 600 & IE 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