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補臉天使>航向台灣 |
航向台灣
台灣對羅慧夫來講是個陌生的名詞,只知道他在太平洋的那一邊,他們在地圖上還沒有找到他的位置,也不知道這趟旅程一去,將是四十年,而那個叫「福爾摩沙」(Formosa)的小島,自此異鄉轉變成故鄉。
學習台語
羅慧夫初到台灣,當時台北市居民生活實照。(1963年)
經過漫長的時間羅慧夫一家人終於抵達台灣,他們的新家位在中山北路一座磚造的兩層樓西班牙風味的大宅院。隔天一早就被夏禮文送上一輛三輪車學習台語。到台灣的第一個語言學校老師就幫他們取了中文名字。露西叫做「白如雪」。要幫那時還叫 Sam Noordhoff 的羅慧夫取名字,卻讓老師足足想了好幾個星期。這位塊頭不小的外國人,即將成為一家大醫院的院長,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有威望的名字。最後終於定案:「羅慧夫」—羅,來自英文姓第一音節的近似音;慧夫,來自英文姓的後面音節,中文意思是「有智慧的夫子」。
羅慧夫家的小朋友在夏日戲水。(1963年)
開始新生活
搬到新家後,白如雪決定要把這棟樓房打造得有家的味道。完工的那天,壁爐裡燒著買來的木頭,火苗好似歡呼聲。羅慧夫一點都不後悔,這個西方小家庭全心全意接受這個亞熱帶的小島,練習用筷子吃飯,說台語,習慣常買不到麵包、沒有電爐、沒有烤箱的日子。羅慧夫夫婦在台灣的四十年,恰好見證了這個社會由窮到富,由樸入奢的景況,他們在台灣四十年,正是台灣近年歷史的縮影。
羅慧夫家人第一次坐三輪車。
羅慧夫一家人在松江路住所前合照。
(1963年)
羅家在台北的全家福。(1971年)
文化震撼
來到台灣不久,他們帶了兩個孩子搭火車到台南,一歲半的兒子山米突然嘔出兩條大圓蟲,白如雪嚇了一大跳。從那時候起,他們每三個月就給小孩吃打蟲藥。路邊攤也是他們難忘的經驗,路邊攤會賣麵、飯和燙青菜,而且都很便宜,路邊攤可以算是那個時代的『麥當勞』,是一種原始的速食店。
煤灰飄落的日子
比較讓白如雪傷腦筋的是,台灣人用烘爐,煤灰到處飄,在外面的孩子回家時就成了小炭人,沒有洗衣機,衣服都得用手洗。那時沒有烘衣機,衣服、尿布、床單統統晾在迴廊上,但是床單和尿布很快就會蒙上一層煤灰。那可真是一段灰濛濛的日子。白如雪回憶過去的臉上,總是帶著微笑,似乎煤灰又在她眼前飄下。
正港新台灣人
一九六七年,羅家的小兒子德克出生,羅慧夫開心的宣佈:六口之家建家完成。後來,羅家的孩子長大了,總喜歡說,我們的故鄉是台灣。在羅慧夫的學生、長庚醫院院長陳昱瑞的眼中,羅慧夫是個比台灣人還台灣人的「正港新台灣人」,他愛台灣,他到台灣四十年,甚至把女兒嫁給台灣人。
參考資料:
梁玉芳著(2000)。《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臺灣行醫四十年》。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好消息電視臺著(2004)。《奉獻的力量》。台北縣:未來出版社。
圖片來源:
梁玉芳著(2000)。《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臺灣行醫四十年》。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華夏經緯 http://big5.huaxia.com/20061214/0055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