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臉天使
生平記事
成長背景
航向台灣
奉獻台灣
開創革新
專業醫療
仁心仁術
大愛永存
台灣之子
奉獻台灣 目前位置:補臉天使>奉獻台灣

年久未修的馬偕醫院

alter text

羅慧夫巡視颱風肆虐後的馬偕醫院。〈1962年〉

alter text

當時簡陋的洗衣房。

當夏禮文院長告訴他,「你來不只是來開刀,要準備接我的院長職務」時,羅慧夫滿臉漲得通紅。那時的馬偕面臨嚴重財務危機,醫療設備、建物都是老古董;士氣低落,醫師在外開業,向人收紅包,醫院帳目不清,採購、人事都有很大的問題。

接任院長

一九六O年三月一日,羅慧夫就任馬偕紀念醫院外科醫師兼院長。羅慧夫說:「它有點像是那種慈善醫院,你只會在沒什麼錢的時候才會去。馬偕有財務困難,發不出醫師和工作人員的薪水,許多人努力讓馬偕不關門。」

那時的馬偕醫院是矮矮的兩層樓,房子是清朝留下的老古董,病床也才一百二十床,醫師不到二十位,貧苦人家總會到馬偕求診。這裡大部分醫療設備都是「美援」。連簡單的洗衣機都沒有,洗床單都是用手洗再曬在太陽下。甚至抽痰機全院只有一台,急診處和開刀房只得共用,要用的時候大喊一聲,工友就會抬來抬去。

alter text

當時簡陋的開刀房。

克難式開刀房

當時開刀房用的是大塊冰磚加電風扇,羅慧夫說,開刀病人的體溫維持很重要,如果太熱,病人會危險。在酷夏裡,開刀房像蒸籠,醫師採著木屐揮汗操刀。開刀房裡還架設了小爐灶,鍋裡煮沸水,要消毒的器械都丟進去,這也是當時馬偕所能提供最好的消毒方法了。羅慧夫在台灣第一個手術是疝氣手術,羅慧夫劃刀、縫合,拿起刀、線卻是那麼細緻。更讓台灣醫師驚訝的是,居然沒有給病人術後抗生素,病人一定會傷口感染。羅慧夫笑著說,我的病人好得很,手術後馬上就走起路來,第二天就讓他出院回家了,讓台灣醫師都傻眼了,當時病人開完刀,通常都得在醫院躺上一個星期。

alter text

羅慧夫與住院醫師討論。
〈1966年〉

睡午覺

對羅慧夫來說,來到台灣,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之一是「在這裡,人人都要睡午覺」。連馬偕醫院的急診也暫時關門,醫師、護士、開救護車的也都要睡午覺。排了開刀的日子,羅慧夫要求自己早上七點就到開刀房,開刀的小醫師和護士就得更早準備器械,院長以身作則,沒有人敢賴床。 有一位護士簡瑞慧記得,有次遞手術刀時,她一不小心沒有接好,尖刀筆直落下就插在羅慧夫的腳上,鮮血剎時湧了出來。羅慧夫仍繼續為手術台上的病人開刀。還用手撞簡瑞慧說「不要緊,不痛,不用緊張啦!」多年後羅慧夫離開馬偕到長庚,簡瑞慧連想都沒想,就跟著院長走了。

alter text

馬偕醫院的醫療團隊工作人員。前排左二羅慧夫、左三是夏禮文。




全人的醫治  

馬偕經營困難,員工卻有極強的向心力,羅慧夫說,這是最重要的,你要讓大家覺得醫院有希望,大家願意為醫院付出。那時候只要開完大手術,醫生得搬到手術後的病人病房裡睡,觀察個三天三夜,把醫師當監視器,隨時觀察病人的變化。羅慧夫非常強調「全人的醫治」,在身體外,還要關心病人的心靈。羅慧夫不喜歡以往馬偕用廣播向全院「放送」福音傳道裡的方式,覺得太吵也太壓迫人。他認為應該要由牧師直接探望病人,探問他們的需要。而且要求傳福音的牧師將病人的情況用英文寫成報告交給羅慧夫。

參考資料:
梁玉芳著(2000)。《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臺灣行醫四十年》。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圖片來源:
梁玉芳著(2000)。《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臺灣行醫四十年》。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