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臉天使
生平記事
成長背景
航向台灣
奉獻台灣
開創革新
專業醫療
仁心仁術
大愛永存
台灣之子
專業醫療 目前位置:補臉天使>專業醫療

 

羅慧夫和張錦文攜手合作,把他們在美國構想的藍圖一一展現:建設馬偕淡水分院、創立馬偕護校、設置全台第一個加護病房、第一個燒燙中心、第一個兔唇中心……,寫下許多「台灣第一」。

alter text

羅慧夫曾自掏腰包,幫助戴秋芸(右二)就學就醫,完成護校學業。(1996年)

alter text

住在台北竹圍時的羅慧夫與小狗 Brindy。(1971年)

根除「紅包」惡習

在那個醫療資源不足的年代,病床數嚴重不足,病人要搶得到病房住院、請醫術好的醫師開刀,塞紅包是不得不的選擇。羅慧夫認為要改掉紅包文化,得從提高醫師的待遇做起,並引入美國的「門診醫師費(physician fee)」制度,每醫治一位患者可以得到額外的收費。醫院也會在診間及病房貼上「請協助我們不收取紅包」的字樣,告知家屬配合。此外,凡收取紅包或自行開業的醫師一律開除。

言出必行的美國院長

「美國人實在是土直(正直),說到就要做到」張錦文形容這位美國院長,「我們一進門,某醫師正在看診,外面還有病人在等,這還用得著解釋嗎?」羅慧夫不囉唆,當場就對那位醫師說:「你明天不用來了。」一點不留情面。羅慧夫深知,要讓馬偕進步,人才是重要的資源。他積極建立專科制度與培育專科人才,每位醫師各有專攻,才能提高醫療水準。羅慧夫在馬偕十七年,一共送了三十名醫師出國送訓。

alter text

三個時代的馬偕醫院,從老舊的二層樓建築、羅慧夫時代的白色四層樓建築到現代的醫院(從左到右)。

alter text

小兒麻痺曾是台灣的夢靨。

擴建馬偕分院

隨著馬偕醫院不斷擴展,病床和門診都已飽合,擴建已是當務之急。但是錢從哪裡來,又是個大問題。羅慧夫於是飛回美國,帶著馬偕醫院的病人求診照片、幻燈片,到各個教會演講,請求捐款資助馬偕擴建。結果他的母會歸正教會一共捐贈五十萬美元。如果沒有這筆捐款,也許就沒有今日的馬偕。

引進沙克疫苗

在民國四O到五O年代,小兒麻痺曾是台灣的夢靨。有人整個童年都在地上爬行,有人把小板凳綁在身上,挪著小板凳前進。一九六O年,美國政府決定把防止小兒麻痺的疫苗,由注射改為口服藥。羅慧夫知道這個消息,認為是引入台灣的好時機。他積極奔走,藉著普世教會互助組織( Church World Service)的協助,將沙克疫苗引進台灣。隔年,台灣衛生部門開始全島的小兒麻痺預防接種計畫。如今,小兒麻痺早已在台灣完全根除。

alter text

一九六四年創設「小兒麻痺重建中心」。

創設小兒麻痺重建中心

小兒痲痺病童在那個年代,常是囚在家中。馬偕於是在一九六四年創設「小兒麻痺重建中心」,他們利用馬偕醫院收入的百分之三作為濟助弱勢的基金,並結合社會資源,協助小兒麻痺的孩子。

 

alter text

羅慧夫邀請老師布洛斯馬醫師來台訪問,並指導馬偕醫師。(1963年)

alter text

台灣第一間加護病房設置。(1967年)

台灣第一個唇顎裂治療中心

當年羅慧夫來到台灣,最讓他驚訝的事情之一,是在街上常看到許多天生唇顎裂的大人,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治療。當時羅慧夫並沒有足夠的訓練做這種 手術,於是請美國外科醫師布洛斯馬來台灣,示範如何修補唇顎裂。自己也回到美國拜師學藝,兩年學成回台,從此為唇顎裂兒童開啟重新造臉的豐富生涯。

設立台灣第一個加護病房(ICU)十二床

一九六七年,馬偕設立台灣第一個加護病房共十二床。羅慧夫說,當時美國的大醫院都已有了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但台灣還沒有。他認為,ICU對命在旦夕的病人十分重要,可以把各科重症病人集中照護且隔離,二十四小時都有專人密切觀察,以便在生死第一線間緊急搶救。自從馬偕開辦「加護病房」之後,其他各大醫院也跟進。

alter text

來台後的羅慧夫,感於自己對唇顎裂手術的不純熟,決定帶著全家人返美,再精煉醫術。(1964年)

alter text

羅慧夫致力推動山地巡迴,造福偏遠地區的人們。(1967年)

創設燒燙傷病房

在那個年代,燒燙傷病人特別多,當時燒傷全身面積百分之三十以上就很難存活。羅慧夫決定設立專門的燒燙傷中心,並有足夠的醫護人員照顧患者。當時,治療燒燙傷是醫院最不賺錢的業務;沒錢,羅慧夫到處演講、募款,給他們看燒燙傷小朋友的幻燈片。一九六八年,台灣第一個燒燙傷中心在馬偕醫院成立,成了燒燙燒病人的希望,全台灣嚴重的燒燙傷患者都擠到馬偕來求診。

山地巡迴醫療

那時台灣人很窮,最窮的是住在山上的「原住民」,常常沒錢出來看病。羅慧夫決定,他們不能來醫院,那我們就去。於是靠著美國教會的援助,馬偕購置了一部醫療巡迴車,進行山地醫療服務。馬偕的醫師,由羅慧夫帶頭,輪流參加義診。

 

alter text

羅慧夫創立「生命線,自殺防治中心」,挽救了許多失意人。(1970年)

alter text

馬偕醫院宗教部社會服務部成員( 1961年)

第一個「自殺防治中心」及「生命線」

在一九六七年前後,馬偕醫院估計,一年共救治六百多位的自殺病人,當時自殺者以女性居多。經過羅慧夫一年的籌備,一九六九年與台大精神科合作,成立亞洲首創的「馬偕自殺防治中心」。但是,如何讓自殺過的人不再自殺,有沒有辦法讓人在走投無路求死的剎那,能拉他們一把呢?於是生命線的籌劃立即開始,於一九六九年成立「馬偕生命線」。繼「生命線」成功後,台灣各地也陸續成立生命線。甚至日本、韓國也在一、兩年後向台灣取經。

婦女贊助會

當羅慧夫在醫院忙的時候,白如雪也沒有閒著。他邀集一群醫師娘及牧師娘,每個月在羅家聚會聯誼,關心馬偕未來的發展。馬偕的「婦女贊助會」就這樣誕生了,也成了台灣醫療史上第一支長期在醫院服務的義工團體。那時馬偕經濟狀況不好,有時發不出薪水。婦女贊助會就想辦法幫馬偕賺錢,他們去學做人造花,在福利社義賣,也幫剛出生的產婦嬰兒拍照的收入,成立一筆基金,不定期為馬偕醫院添購設備。隨著這許多的「第一」,醫師的薪水和人員的待遇提高,擴增分院,病床數增加,先進的經營方式讓台灣醫療與管理耳目一新。


參考資料:
梁玉芳著(2000)。《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臺灣行醫四十年》。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圖片來源:
中時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unable/archive/2009/09/10/433209.html
梁玉芳著(2000)。《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臺灣行醫四十年》。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回頂端